LA专题 | 青锋 | 花园的意义:以布里昂墓园为例谈一种景观评论路径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3年第3期 P18-25
青锋.花园的意义:以布里昂墓园为例谈一种景观评论路径[J].风景园林,2023,30(3):18-25.
花园的意义:以布里昂墓园为例谈一种景观评论路径
青锋
男 / 博士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 研究方向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评论
摘要:【目的】景观设计作品的评论有不同的评论路径,本研究以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的布里昂墓园为例,讨论其中一种以“意义”为线索的评论路径。【方法】斯卡帕的设计极为独特,如何理解与评价这样的设计一直是令人迷惑的问题。对斯卡帕过往作品、演讲以及对话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析布里昂墓园很多景观设计要素的意义。通过这些要素,斯卡帕启发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思考,也就赋予整个作品超乎寻常的意义深度。【结果】这种以意义为核心的评论路径,实际上与德国艺术史学家潘诺夫斯基所倡导的图像学研究方法类似,都强调解析具体元素背后的意义,而且这些意义不仅仅是指符号指代的内容,还指代现象背后的哲学基础。【结论】以上讨论说明,图像学分析的模式可以运用于景观设计评论中,它所形成的以“意义”为线索的评论路径,是揭示景观设计深层价值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景观设计评论;卡洛·斯卡帕;布里昂墓园;欧文·潘诺夫斯基;图像学;意义
在中国学界,景观设计评论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得到强调。景观设计的评论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基于不同的前提展开,最终导向的结论也将受到不同评论意图的影响。所以景观设计评论不可避免地是多元性的。在这一前提下,笔者试图针对一种特定的阐释和评论景观设计的视角与方法给予论述。这种特定的视角与方法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意义”(meaning)为核心的评论路径,它的理论背景在艺术史学家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的“图像学”(Iconology)理论中得到了最为经典的阐释。
笔者首先将以一个案例——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的布里昂墓园(Tomba Brion)——为基础,分析其景观元素的特征与内涵,由此引申出这种特定的景观设计评论路径的特征,其次再讨论这种路径的理论基础与其重要性。
1 花园中的墓地
在现代建筑史上,卡洛·斯卡帕是一位非常独特的建筑师。他无法被归于任何流派,也从未提出过任何宣言式的理论与主义,他留下的文献资料屈指可数,使得我们很难借助他自己的表述来理解他的设计,而是要更多的依赖分析与评论给予解读。斯卡帕是公认的细节设计大师,他的名作布里昂墓园的建筑与景观设计中也蕴含着难以穷尽的丰富细节。我们无法在这里逐一进行讨论,在下面的论述中,笔者将聚焦于一个重要的景观设计要素,以之为线索,导向后续对评论方法的解释。这个景观要素就是布里昂墓园中的“水”。
作为来自威尼斯的建筑师,斯卡帕对水这一元素的热衷并不难理解。斯卡帕在这个原本没有水元素的墓地中挖出1 m深的水池,并且赋予它令人叹服的内涵。比如,斯卡帕特意要求水池看起来是黑色的,他的意图是通过黑色来体现水的深不可测,这样水池就仿佛是一个无法穷尽的源泉。如果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的源泉?斯卡帕对此有清晰解答,那就是生命的源泉。
景观中的墓地
通往墓园道路两旁的柏树
在通向水池的廊道中,有一道玻璃门,开启的方式是将整个门往下压到地面的缝隙之中。在人通过之后,玻璃门会自动抬升上来。为何要做这么反常的设计?斯卡帕的回答是:“身体在张力中聚集在一起,通过穿透一道隔膜来获得通路,这也就是一种穿透的动态图景,是生产的反向图景,在其中,身体回到了胚胎的位置,象征着重新回到母亲的子宫。”可以认为,黑色的水池,就是“母亲的子宫”,那里也没有光线穿透,但黑暗恰恰是所有人类生命的源泉。类似的比喻,斯卡帕也用在了沉思亭上,“容纳了亭子的水池因此就是母亲之地,而亭子则是胚胎漂浮的地方”。所以,站在水池中央沉思亭里的人,就仿佛是刚刚诞生的婴儿,她以好奇的眼光看着周围的一切。
遍布各处的混凝土叠涩主题
水池中的沉思亭
那么从双孔向外看,会看到什么呢?在视线中心,是位于L形墓地交点上的布里昂夫妇的石棺。在视线的左侧,是一条联系石棺与水池的狭窄水道,有水流在水道中流淌。一边是象征新生的水池,一边是指代死亡的石棺,新生与死亡之间就是生命的旅程。不过,布里昂墓园的独特之处在于,水流不是从新生流向死亡,而是从石棺处涌出,流向水池,也就是说是从死亡流向新生。那么,如何理解这种反向的流动呢?
从沉思亭中看向石棺
2 生与死
在笔者看来,斯卡帕之所以要在墓地中强调新生,还将死亡作为生命流淌的起点,就是要打破传统视角中将死亡看作生命终点或者生命对立面的观念。斯卡帕通过建筑与景观语汇,强调了死亡与新生的相互交融,肯定了死亡对生命的价值。
如何理解死亡对生命的价值?这当然是一个复杂的哲学问题,最简短的解答或许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being-towards-death)。死亡并不是在生命结束时发生,而是一直伴随着生命存在,这当然不是说我们会时常想着死亡这件事,而是说我们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始终是在生命是有限的这一前提之下所展开的。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被定义为一个进程,它不可能是永久持续的,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之下完成,所以我们必须要思考,在有限的一生中,哪些进程是可能完成的,哪些进程是更有价值的,哪些进程可以互相支持从而在人生限度之中实现最为理想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死亡并不是对生命的否定,而是存在的前提条件,它让生命整体聚焦在人们为自己所设定的价值取向之上,就像新西兰哲学家朱利安·杨(Julian Young)所写到的:“我必须决定,我的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是一种什么样的叙事,我想成为谁。在限度的意识下生存,给予生活以紧迫性、强度以及凝聚性,让生活具有焦点。”
布里昂墓园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我们理解死亡与生命的内在关系。除了从死亡流向新生的流水以外,各种各样的交叠双孔也指代男与女、生与死、黑暗与光明的相互依存,前面已经提到过,遍布墓园各地的混凝土叠涩阶梯可以被看作生命中各种各样的进程,它们有的伸向天空,有的沉入水底,就仿佛人生不可避免的起起伏伏。而最令人动容的是布里昂夫妇的石棺。斯卡帕让两个石棺相互倾斜,“两个在生前相爱的人,在死后像这样向对方屈身致意,这非常美妙”。死亡虽然给生命画上了终点,但这是一个完美的终点,相信很多人会认同,这样一种被爱情所充盈的生命,是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最值得追求的价值之一。
墓园墙角的“囍”字纹样
布里昂夫妇的石棺
3 意义的层级
结束了案例的讨论,现在让我们回到方法论的层面。上面的简短评论,展现了什么样的评论路径?答案并不复杂,它所展现的是一种逐步深入挖掘设计作品“内在意义”的评论策略。
这种探寻“内在意义”的研究路径,最为人熟知的代表是德国艺术史学家欧文·潘诺夫斯基所倡导的图像学研究。所谓图像学研究实际上就是探寻艺术作品的意义。在他著名的《图像志与图像学:文艺复兴艺术导论》(“Iconography and Icon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Renaissance Art”)一文中,潘诺夫斯基将艺术品的意义分为了3个层级:第一层是基础的与自然的主题(primary or natural subject matter),是艺术品中可以直接辨认的内容,比如一只鞋子或者是一棵树,具有常识的人都能获知这一部分的意义;第二层是次要的或习俗的主题(secondary or conventional subject matter),是指需要依靠文化习俗才能够理解的内容,比如一个抱着孩子的女性指代圣母玛利亚,她体现了爱与慈祥,一个拿着大刀的红脸长须大汉指代关公,他象征着忠诚与仁义;第三层次是内在意义或者内容(intrinsic meaning or content),是指更为基础也更为宏大的一个国家、一个时期、一个阶级、一种宗教或者哲学的劝谕,比如通过圣母理解基督教,或者通过关公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另一篇类似主题的文章《论描述和阐释视觉艺术作品的问题》(“On the Problem of Describing and Interpreting Works of the Visual Arts”)之中,潘诺夫斯基更直接将第三层的内在意义解释为“面对世界的基本态度”,或者说就是“世界观”(worldview)。
所以,潘诺夫斯基关于图像学的观点是:艺术品中蕴含有不同层次的意义,从最低层次的物品到最高层次的哲学层面的世界观。在这其中最高层次的意义当然是更为重要的,艺术品的价值取决于其蕴含了多少最高层级的意义,或者说是哲学内涵。与之相对应,对艺术品的评论分析需要阐述这些不同层级的意义,但更为重要的当然是阐释其最高层次的意义,也就是艺术品中蕴含的“世界观”——人们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看待所有存在的根本立场。
可以看到,笔者前面对于布里昂墓园景观元素的分析,基本上遵循潘诺夫斯基的路径,从第一层次的事物辨认,比如叠涩、水池、门、水道、双孔等,到第二层级的文化内涵,比如水池对子宫的隐喻、流水对生命旅程的指代,以及双孔对生死的象征,再到最终的目的,也就是第三层级的哲学内涵,比如布里昂墓园对于如何看待死亡,如何在死亡的前提下肯定生命的价值这些问题的启示。布里昂墓园所探讨的生死问题,涉及的不仅是人的存在,也包括世界,因为世界正是人所存在的世界,特定的存在方式会影响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所以,对生死的探讨,本身就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布里昂墓园的分析,可以被归于潘诺夫斯基所划定的第三层级——人们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看待所有存在的根本立场。
4 结语
虽然不像潘诺夫斯基那样肯定地将哲学深度作为作品价值的标尺,笔者大体上也认同具有哲学深度是对一个杰出景观设计作品合理的要求。这里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设计,都是为人的存在塑造一个理想的环境,但是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理想,这取决于人如何定义理想的存在方式,是在空调房里躺下养尊处优,还是在花园中耕种、挥汗如雨。我们对于这一问题其实并没有稳定的答案,就像我们对待死亡、对待“向死而生”也并没有绝对值得信赖的解答一样。所以,对于人来说,什么是理想的存在方式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哲学问题。设计师可以依赖某种特定的解答,也可以一同参与这一问题的讨论,只不过他采用的方式是设计作品,而不是哲学家所使用的言辞与文字。
从这一角度来看,虽然使用的题材与元素有所不同,但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深层意义的呈现上,并没有绝对的不同。与这种评论路径紧密相连的,是人们看待这些作品的方式,也会对设计者选择自我的设计策略产生影响。如果这一点真的可以实现,那么作品和评论就可以与实践、与传播、与文化塑造、与哲学思辨产生积极的互动,这毫无疑问将会为作品和评论注入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图片来源:
图1、4~6由黄也桐摄;图2由王钰坤绘制;图3、7由施鸿锚摄;图8由Davide Mauro摄,版权信息CC BY-SA4.0,引自Wikimedia Commons。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王绍增.风景园林评论[J].中国园林,2008,24(10):5.
WANG S Z.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iticism[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8, 24 (10): 5.
[2] 俞孔坚.论景观评论[J].景观设计学,2017,5(6):6-7.
YU K J. On Landscape Criticism[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2017, 5 (6): 6-7.
[3] 林潇.建立中国园林景观评论学的构想[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59-62.
LIN X. On Establishing Criticism Course for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006, 5 (2): 59-62.
[4] 林潇.中国园林景观评论学的主体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33-36.
LIN X. Study on the Subjects in Chinese Style Landscape Criticism[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007, 6 (4): 33-36.
[5] 宋本明.描述、途释、判断:现代景观设计批评方法研究[J].城市环境设计,2007(5):106-108.
SONG B M. Description·Explanation·Judgement: The Research on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iticism Method[J]. Urban Environment Design, 2007 (5): 106-108.
[6] 李景奇.建立当代风景园林批评学[J].中国园林,2008,24(10):1-7.
LI J Q. Establishing the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iticism[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8, 24 (10): 1-7.
[7] 李永胜.多样性风景园林评论的语境营造[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475-477.
LI Y S. Creating a Diversity Context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iticism[C]//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2013 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3: 475-477.
[8] 慕晓东.风景园林批评的可能性:兼论历史理论、实践与批评的关系[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88-93.
MU X D. Research on Possibilities of Criticism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 Investigation of Relationship Among History, Theory, Practice and Criticism[C]//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2014 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4: 88-93.
[9] 慕晓东.景观与批评:可见与不可见的交错[J].景观设计学,2017,5(6):8-27.
MU X D. Landscape and Criticism: The Crossing of Visible and Invisible[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2017, 5 (6): 8-27.
[10] BARTHES R. The Death of the Author[M]//BARTHES R. Image, Music, Text. London: Fontana, 1977.
[11] BANDMANN G. Early Medieval Architecture as Dearer of Meaning[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12] HARRIES K. The Ethical Function of Architecture[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7.
[13] 萨博尼尼.斯卡帕作品中的过程与主题[J].时代建筑,2010(6):98-104.
GIUSEPPE Z. Process and Theme in the Work of Carlo Scarpa[J]. Time + Architecture, 2010 (6): 98-104.
[14] DAL C F . The Architecture of Carlo Scarpa[M]//DAL C F, MAZZARIOL G. Carlo Scarpa: The Complete Works. New York: Electa/Rizzoli, 1984: 24-71.
[15] TAFURI M. Carlo Scarpa and Italian Architecture[M]// DAL C F, MAZZARIOL G. Carlo Scarpa: The Complete Works. New York: Electa/Rizzoli, 1984: 72-96.
[16] DAMISCH H. The Drawings of Carlo Scarpa[M]//DAL C F, MAZZARIOL G. Carlo Scarpa: The Complete Works. New York: Electa/Rizzoli, 1984: 209-213.
[17] PODRECCA B. A Viennese Point of View[M]//DAL C F, MAZZARIOL G. Carlo Scarpa: the Complete Works. New York: Electa/Rizzoli, 1984: 241-245.
[18] BRUSATIN M. The Architect in Asolo[M]//DAL C F, MAZZARIOL G. Carlo Scarpa: the Complete Works. New York: Electa/Rizzoli, 1984: 195-197.
[19] ZEVI B. Beneath or Beyond Architecture[M]//DAL C F, MAZZARIOL G. Carlo Scarpa: the Complete Works. New York: Electa/Rizzoli, 1984: 271-278.
[20] FRAMPTON F. 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 The Poetics of Construction in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 Architecture[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5.
[21] MCCARTER R. Carlo Scarpa[M]. London: Phaidon Press, 2013.
[22] BUSAZ S. Scarpa in England[M]//DAL C F, MAZZARIOL G. Carlo Scarpa: the Complete Works. New York: Electa/Rizzoli, 1984: 198-201.
[23] DUBOY P. Scarpa/Matisse: Crosswords[M]//DAL C F, MAZZARIOL G. Carlo Scarpa: the Complete Works. New York: Electa/Rizzoli, 1984: 171.
[24] CARLO S. A Thousand Cypresses[M]//DAL C F, MAZZARIOL G. Carlo Scarpa: the Complete Works. New York: Electa/Rizzoli, 1984: 286.
[25] 青锋.经由希腊来到威尼斯的拜占庭人:卡洛·斯卡帕与维罗纳古堡博物馆[J].装饰,2018(8):19-29.
QING F. A Man of Byzantium Who Came to Venice by Way of Greece: Carlo Scarpa and the Castelvecchio Museum in Verona[J]. Zhuangshi, 2018 (8): 19-29.
[26] 青锋.忧伤与欢愉:罗西与斯卡帕的建筑对话[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
QING F. Melancholy and Joy: An Architectural Dialogue between Rossi and Scarpa[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22.
[27] CASCAVILLA M. Un’ora con Carlo Scarpa[EB/OL]. (1972)[2023-01-0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p_uEis5Erk&t=3333s.
[28] ZAMBONINI G. Process and Theme in the Work of Carlo Scarpa[J]. Perspecta, 1983, 20: 40.
[29] HEIDEGGER M. Being and Time[M]. London: SCM Press, 1962: 279-312.
[30] YOUNG J. German Philoso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eber to Heidegger[M]. London: Routledge, 2018: 144.
[31] PANOFSKY E. On the Problem of Describing and Interpreting Works of the Visual Arts[J]. Critical Inquiry, 2012, 38 (3): 479.
[32] NEUMEYER F. The Artless Word: Mies van Der Rohe on the Building Art[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1.
[33] MCCARTER R. Louis I. Kahn[M]. London: Phaidon, 2005.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3-03刊首语 | 曹凯中:缺乏评论的中国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2023-03目录 | 风景园林设计评论 |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3-03 风景园林设计评论 |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3年3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王一兰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刘玉霞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